通轉小說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通轉小說 > 三國:武力升滿,開局殺穿草原 > 第191章 張魯對策

第191章 張魯對策

-

關中,陳倉。

一支大軍整齊從陳倉關而出,一展玄色旗幟上,上繡有陷陣二字。

這陷陣營作為高順親手訓練的王牌部隊,如今已有萬人的規模。

高順的陷陣營列為一條長蛇隊伍,延綿數裡,作為大軍的前軍開路,陷陣營之後乃是兩萬其他部隊。

高順接到李昭的命令之後,便與樊稠、張濟等部兩萬人集結,共計三萬大軍,而後出陳倉打算沿著陳倉道進軍漢中。

從關中進入漢中的路線有陳倉道、褒斜道、子午道。

其中子午道過於蜿蜒難走,風險極高,因此在高順的選擇之外。

而褒斜道雖然也是主乾道,但因為是穀道,多有棧道,容易被燒燬,故而高順也冇有選擇。

相比之下,陳倉道就平坦許多,冇有棧道會被敵軍燒燬。

更重要的一點,陳倉道途經武都,可以以武都作為糧食供給處,就近運輸糧草。

武都作為涼州的地盤,如今在李昭治下。

高順騎在駿馬上,看著前進的大軍,臉上雖然麵無表情,但心中確是激動無比。

前些日子高順就將冀州的防務交給了張合,而後調入洛陽待命。

那時,高順就知道李昭會有用到自己的地方了。

隻是高順想不到,李昭會讓自己作為主帥單獨出征。

不過也並不奇怪,如今李昭手下武將,有六人地位最高,是第一梯隊的,分彆是張遼、高順、徐晃、黃忠、趙雲、典韋。

除了保安大隊長典韋,其餘的五人哪一個作為主帥都不奇怪。

而此次進攻的目標漢中乃至整個益州,都有雄關所阻,這時,精通步兵的高順就當仁不讓了,這正是高順施展拳腳的地方。

故而,高順心中打定主意這場仗要打得漂亮,如此才能回報李昭的信賴。

高順的進軍速度極快,這也是繼承了李昭的一向作風。

三萬大軍出陳倉,過散關,而後順著西漢水,宛如神兵天降一般地抵達了漢中的西大門陽平關。

這直接把陽平關的守軍嚇了一跳,立馬慌慌張張地做起來防備。

“高將軍,可要出奇製勝,讓末將率軍打他們個措手不及?”樊稠請命道,他想直接趁對方準備不足,直接進攻陽平關。

高順立馬搖搖頭道:“不可,我軍急行而來,士卒疲憊,貿然進攻,以疲憊之師攻城,怕是占不到什麼便宜,反倒是白白損失兵力。”

高順十分謹慎,樊稠聽高順這麼說,也就作罷。

高順觀察了一番陽平關,見陽平關雄偉險峻,一看就是難啃的骨頭。

“今日就先安營紮寨,打造攻城器械,休整一番再試試此關虛實。”高順道。

高順也不著急,他記得李昭在他臨走前,特意交代他不必著急,應當徐徐圖之。

高順知道自己的主公另有打算,故而便如此照做。

眾將聽到高順的指示後,紛紛稱諾,而後便下去安排軍隊開始紮營了起來。

高順這邊紮營,陽平關的守軍則是立刻向南鄭告急。

漢中,南鄭。

“怎麼回事,怎麼回事!”穿著道服的張魯聽到陽平關的急告之後大吼道。

他怎麼也想不明白,李昭的軍隊竟然會來的如此之快,快到他根本冇有防備,他還想著等劉焉死後,南下奪取益州呢。

張魯不怎麼知曉軍事,心急之下,看向席下的謀士。

“師君之前殺蘇固,而後又斬朝廷信使,在朝廷眼中已是大逆,李昭自然會以此而發難。”張魯的謀士楊鬆說道。

“什麼時候了,還說這般風涼話!”張魯不悅道。

“師君放心,我軍有陽平關在,足以擋住李昭的軍隊了。更不要說,陽平關守將乃是師君胞弟,通曉軍事,陽平關定能萬無一失。師君隻需派兵增援即可。”楊鬆見張魯不悅,趕緊出主意道。

“對,對,我們還有陽平關呢。”張魯也是一時心急,慌了神,冷靜下來之後,頓時覺得有陽平關在,李昭絕對冇有可能攻入南鄭的。

“傳我命令,讓楊白、楊任二人率軍一萬去支援陽平關,讓陽平關務必堅守!”張魯命令道。

張魯命令完,又看向席間的另一名謀士閻圃。

閻圃與楊鬆不同,他不信五鬥米教,不稱張魯為師君,而是如同普通士子一般,稱呼張魯為主公。

閻圃在張魯這以多智而聞名,是比楊鬆而更要受張魯信賴之人,張魯看他是要問他是否做的對。

隻見閻圃默默點了點頭,張魯這才徹底放下心來。

這時,閻圃又突然出聲道:“主公,李昭入漢中之路有陳倉、褒斜、子午,如今李昭已經走了陳倉道,是否可將子午道的守軍退下,調來陽平關來?”

張魯聽後,思慮了一番,覺得有道理,正準備下調令。

此時,又有楊鬆反對道:“師君不可,若李昭趁機派軍走子午道而來,則我軍該如何處之?敵軍出子午道後,向西可攻成固,向東可攻西城、上庸,我軍將會陷入兩麵夾擊之下!”

楊鬆說完,看了閻圃一眼,心想平常心思縝密的閻圃怎麼會提出這種昏招。

閻圃見楊鬆反對,則道:“子午道艱險,敵軍來了也隻是小股人馬,主公可以抽調子午道的精銳到陽平關,剩下之眾令一大將統禦,足以拒之了。楊柏為師君大將,可擔此任。”

楊柏是楊鬆的弟弟,見對方推舉自己的弟弟,楊鬆此時冇有反對,他也覺得閻圃說的有道理,自己的弟弟憑藉剩下的老弱足夠守好子午道了,畢竟子午道是出了名的艱險。

李昭說不定也不會走子午道,到那時自己的弟弟既無戰事之險,也能獲得一個守衛有功,豈不美哉!

想來想去,都冇有什麼不對,楊鬆也就讚成了閻圃的方案了:“師君,如此,我覺得可行。”

張魯見兩人都同意了,於是也下令道:“那就抽調子午道的精銳到陽平關去。”

-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