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轉小說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通轉小說 > 明末之定都上海 > 第一百一十六集土匪一家人

第一百一十六集土匪一家人

-

崇禎十一年十月初十,四川省保寧府南江縣

光霧山大寨

十幾年前,曾大成本是嘉陵江上的一個縴夫,每日裡風裡來雨裡去,靠力氣吃飯卻掙不來一日三餐。

他年輕氣盛,好勇鬥狠,因為打架鬥毆傷了人命,便索性糾集了一幫弟兄,遁入山林,乾起了打家劫舍的無本買賣。

光霧山森林茂密,奇峰怪石林立,地勢險峻,易守難攻,曆朝曆代都有土匪在此立寨,占山為王。

曾大成一夥人發現此地以後,便將山上的一些廢棄建築進行了修繕和擴建,此後十年的時間,逐漸發展成為南江縣境內最大的一股土匪勢力。

顧靈兮抱著剛滿週歲的兒子,出了居住的小院,向東百餘丈,緩步來到懸崖邊上。

因為害怕有人不小心失足墜崖,所以這裡堆放了不少圓木。

顧靈兮找了一根乾淨些的樹乾坐下,靜靜地望著遠方。

此時太陽西斜,陽光很是柔和。

遠處萬山紅遍,層林儘染,正是觀賞紅葉的最佳時節。

“唉……

小江,

你說,娘可怎麼辦呢?”

顧靈兮輕歎一聲,問她懷中的兒子。

山寨中靜悄悄的,男人們都下山去打仗了。

由於森林過於茂密,此時坐在山頂上,完全看不到山腳下的情形,隻是偶爾會有一兩聲呐喊或者叫罵隱約傳來。

想當初,她剛剛被擄到山上時,也曾想過自殺,但一來土匪看管甚嚴,二來不久之後,她就懷了孕。

自從為曾大成生下兒子以後,她便正式成為山寨大當家曾大成的壓寨夫人。

她自幼乃是家中獨女,父母的掌上明珠,不但熟讀四書五經,琴棋書畫也無一不精,何曾想過,會有這麼一天,自己竟然會成為一個作惡多端的土匪頭子的娘子?

這次過來攻打山寨的官軍,據說是父親請來的巴州衛人馬。

顧靈兮茫然望著遠方,完全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纔好。

盼著山寨獲勝,打退官軍,自然是不好,因為父親就在山下,難免死於戰火。

她也不能盼著官軍獲勝,剿滅了山寨,

自己便也失了生路。

她心裡明白,此生再也無顏麵對父母,隻不過自己冇有勇氣抱著剛滿週歲的孩子從懸崖上跳下去而已。

曾小江站在孃的大腿上,一下一下地努力往上跳,張圓了嘴,嗬嗬地笑。

他不明白,山上這麼好的風景,娘為什麼似乎不太高興?

還有兩顆眼淚從她的雙眼緩緩滑落。

小男孩伸出小手,抹去母親的淚水。

遠處,曾大成提著一柄鋼刀,向著這邊走來。

隔著幾丈遠他就埋怨道:

“娘子,咋又把娃兒抱出來了?

小心受了風。“

他把鋼刀扔給身後的嘍囉,伸手抱過兒子,在他的小臉蛋上親了一口,看著他的眼睛道:

“娃兒乖,

快叫爹。“

顧靈兮起身去搶:

“快給我,你身上有血腥氣,

彆嚇住孩子。”

曾大成笑道:

“哪有血腥氣?

打仗還在山腳,遠得很呢。“

說完,他抱著兒子,一家三口往回走。

顧靈兮問:

“當家的,戰況究竟如何?

山寨何時可以轉危為安?”

曾大成把曾小江舉起來,跨坐在自己脖子上,邊走邊道:

“料也無妨,

隻是傷亡大了些。

若是再打十天半月,

巴州衛還不退兵,

那咱們恐怕就得撤去他處。“

顧靈兮小聲道:

“能否派人下山,找我父親談談招安之事?”

曾大成搖頭:

“唉,娘子啊,此事莫要再提。

這些年,山寨在本地血債甚多,

即便招安成功,

嶽父大人也必然會砍了你男人的項上人頭。“

顧靈兮還是不死心:

“要不,

要不咱們就偷偷下山,

你帶著我們孃兒倆從此浪跡天涯……“

曾大成哈哈大笑。

他對自己的娘子極為寵愛,可以說是言聽計從。

縴夫出身的他,從小光著屁股拉縴,哪裡想得到,有朝一日,自己竟然可以娶到這樣一個知書達理,花容月貌的女子為妻?並且還是知縣老爺的女兒。

回到他們居住的小院,把孩子放在草地上,讓他自己去爬。

曾大成笑道:

“娘子啊,你莫要說笑,

天下之大,除去這一座山寨,

你我夫妻二人,哪裡還有安身之處?“

顧靈兮望著嘻嘻哈哈,在地上瘋狂打滾的曾小江,充滿擔心地說:

”那也不能就這麼等著啊。

若是山下官軍一直不撤兵,豈不是麻煩?

之前說要聯絡其它山寨來援,

我看還是要趁早。“

曾大成罵道:

“這些龜兒子,都是些靠不住的。

幫忙指望不上,占便宜的手段,一個比一個高明。“

原來在川北山區,曆來土匪眾多,大小山寨,多如牛毛。

各個山寨之間,為了爭奪地盤,常年也是爭鬥不休。

這些年天下大亂,商路斷絕,農民逃亡,土地拋荒,土匪的日子更加難過,大量本地山寨過不下去,紛紛加入了棒棒賊。

所謂棒棒賊,其實就是流浪土匪,他們大都隻有一根木棍作為兵器,冇有固定的山寨和地盤,像是蝗蟲一樣,四處流浪,每到一地,必然吃光殺光,寸草不留。

棒棒賊的來源極其廣泛,但主要是張獻忠,李自成之類的農民軍巨寇,四處流竄過程中,裹挾帶來的各省鄉民,零散散落在川北山林之中。

他們在本地無依無靠,人生地不熟,最終被一些凶悍之徒糾集起來,形成了不同於曾大成這種本地派的土匪隊伍,並且勢力越來越大,人數越來越多,以袁韜為首的川北十三家就是其中的代表。

本地派的山寨實力有限,基本幫不上忙,而袁韜方麵的人,雖然答應幫忙,但是提出一萬石糧食的要價。

真是獅子大開口,吃人不吐骨頭!

要知道,川北糧食一貫緊張,外地一兩銀子可以買到一石大米,而在南江縣或者巴州,一石大米就要賣到五兩銀子,並且還有價無市。

這時,一個嘍囉跌跌撞撞跑進來:

“大當家的,大當家的,

官軍的援兵到了。“

曾大成吃了一驚,忙問:

“援兵?

從哪裡來?有多少人馬?“

那嘍囉道:

“從北麵來的,最少三五千人。“

曾大成揮手打發了小嘍囉,然後一個人揹著手在小院裡轉圈。

在山寨的生死存亡之際,土匪一家人陷入了長考……

-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